我院采取六项措施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更新时间:2013-05-17 已浏览:295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佚名

为深入推进法院审判工作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全院干警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升审判机关执法公信力,解决好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以来,我院采取多项措施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倾力打造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司法队伍,确保司法廉洁,提升司法公信力。一、狠抓党建工作,促进法院队伍建设今年以来,我院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等会议精神,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继续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优良的党风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强化领导责任和表率作用,我院各部门负责人以上领导干部于年初全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要求院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带头执行“五个严禁”等一系列规定,保证自己不出问题,自己所负责庭室不出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带头自查自纠端正司法作风,事事处处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并实行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一岗双责”责任制,对因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所分管或所在庭室工作人员违规违纪的,必须承担管理失职责任。另外,按照上级法院统一部署,我院制定了《2010年开展“司法作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从3月份开始组织全院干警开展为期十个月的司法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狠抓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执法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审判执行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考评制度,通过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有力促进执法规范化。今年初,我院对工作目标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警车使用管理、委托司法鉴定、评估拍卖等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坚持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制度保障为根本保证,以司法廉洁为目标,营造清新的司法廉洁氛围。不断加强法官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位法官时刻牢记职业纪律,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职务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局面,使反腐倡廉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有效防范司法行为不规范、以权谋私等现象的发生。要求干警对来院当事人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及时提供服务,严禁存在冷、硬、横、推、拖、粗等言行,对违背司法礼仪、着装不规范、言行举止不得体、不挂牌上班、上班串岗、溜岗等有损法官良好形象的行为进行督查,对损害司法形象的行为严格追究责任。通过规范司法行为,促进规范化执法活动,树立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三、狠抓内外监督,推进执法公正进一步健全明确、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牢固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的思想。一是建立兼职廉政监察员制度,在全院选定十七位部门副职以上党员干部为我院兼职廉政监察员,在我院全面建立起廉政监察员工作制度,形成有效覆盖的监察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审判执行、人财物等重点部门人员纪律作风状况的日常监督,促进司法廉洁,维护司法公正,有效推进我院反腐倡廉建设。二是开展司法作风检查活动。由纪检监察部门和政工科、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司法作风检查小组,不定期地对各部门和全院人员的司法作风纪律等进行明查暗访或突击检查,以及采取不事先打招呼的办法旁听庭审活动等,发现一般问题,及时纠正,对于违规违纪者,坚决查处。今年2月和3月已进行了两次明查暗访检查活动,重点督查办公秩序、庭审秩序、人员在岗情况、廉洁情况等。三是大力推进“阳光司法”、“阳光执法”工程,主动接受基层群众监督,人大权力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公布廉政监督电子邮箱,聘请特约监督员等,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主动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司法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四、狠抓教育培训,提高执法能力法院干警的执法能力,也即司法能力,直接代表了法院形象,影响着法院的社会公信度。司法能力是一项事关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能力,是法院的核心能力。省高级法院郑鄂院长则明确提出提高司法能力是法院队伍建设的“硬任务”。为提高干警司法能力,我院积极抓好干警执法教育培训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建设学习型法院”活动,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努力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培训工作“从知识型培训为主向能力型培训为主、从普及性培训向专业化培训为主”的转变,积极营造提高司法能力的良好氛围。培训工作中注重提高一线干警的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提出的必须提高法官队伍的五项司法能力,即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准确理解和把握法律精髓的能力以及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把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突出教育培训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扩大教育培训规模,全面提高司法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司法能力要在办案实践中磨练,因此,在加强对干警教育培训的同时,我院注意结合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干警开展办案能手竞赛活动、民商事调解先进集体、调解能手竞赛活动、优秀法律文书评比等各项有针对性的业务技能评比和竞赛活动,并鼓励法官敢于承办重大疑难案件,将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实践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干警的执法能力。五、狠抓审判管理,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去年,我院被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省十个“审判管理年”活动示范基层法院之一,今年,我院又被江门市中级法院确定为“广东法院管理系统”软件在江门市的试用单位。以此为契机,我院建立了以案件审判质量标准为导向、以办案流程控制为平台、以审判质量效率考评为载体、以错案责任追究为保障的新型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了对案件的管理和监督。一是进一步健全落实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新安装的“法院综合业务系统”,将所有案件全部纳入监控,实行审限全程跟踪管理,对案件的立案、排期、庭审、结案、执行和归档等进行跟踪,进一步规范审判执行工作各环节的操作。二是进一步健全落实案件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对案件的评查、抽查,推行裁判文书公开制度,改变过去突击式的执法检查为日常化、制度化的案件评查。积极落实我院《关于加强案件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重点建立对二审及再审改判、发回重审等案件的逐案评查制度。三是进一步健全落实案件审批审核制度。为加强各类法律文书签发管理,明确权限,不符合签发权限的法律文书不予盖公章,进一步规范审批审核权限、明确责任。四是进一步健全办案绩效考评和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办案指标,三名分管审判、执行业务工作的副院长以及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均签订了主要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完善了结案均衡度指标,推进均衡办案,实现审判、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五是进一步健全落实审判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审判责任追究办法》和《关于成立涉诉信访责任查究工作小组和对引发涉诉信访责任倒查追究办法》,促使审判人员严格职守,正确行使审判权、执行权,做到严肃执法,公正司法,对因司法行为不规范、不公正引发信访的典型案件进行责任分析和责任倒查追究。六、狠抓先进典型,树立公正形象注重正反两方面典型相结合,在抓好反面典型,加强警示教育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大力表彰,树立人民公正廉洁,执法为民的新形象。结合当前开展的“加速推进排头兵达标”竞赛活动,在我院掀起学习先进典型、争当法院各项工作排头兵的活动。在全院提倡远学全国优秀法院梅州法院、近学省优秀法院台山法院,远学全国模范法官陈燕萍、近学我院优秀法官冯沃玲等先进典型事迹。并以黄松有、杨贤才等法院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为反面典型,教育干警们引以为鉴,警钟常鸣。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以弘扬社会正义,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大局、为民司法、释法普法为重点,充分运用各种传媒,大力宣传法院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和法院审判重大案件情况,树立法院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继续与《江门日报.鹤山新闻》合办法制宣传专栏《法官说法》,通过说法释法,在弘扬法院“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主旋律的同时,对群众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受到群众的欢迎。另外,还于年初制定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方案,成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促进司法公正,维护法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