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简介

更新时间:2014-12-03 已浏览:235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佚名

 

国家宪法日简介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920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1982年,我国在吸收建国以后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现行的宪法。同年124,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1982年宪法。20141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中将每年的124定为了国家宪法日,就是为了纪念1982年宪法的批准实施。在此之前,每年的124都是全国的法制宣传日。

 

 

 

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其既显示出中央依法治国的决心、信心和诚意,也标志着我们国家的依法治国又进入一个新的里程。让越来越多民众 法治观念入脑入心,让全社会养成善于运用法律来维护合法诉求的习惯,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铺实道路。

国家宪法日设立的意义,在于唤醒政府的依法行政意识。宪法不仅仅是笼统意义上的国家根本大法,它更是管政府的法律。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的笼子,更是宪法的笼子。各级公务人员,政府机构,各种行政作为,必须在宪法框架内活动,必须有崇高的宪法敬畏感,把依宪作为放在最高处。

国家宪法日设立的意义,在于唤醒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让依宪治国在公众舆论中完全脱敏国家宪法日和每年的国庆一样,给人民群众所传递出积极的守法意识,坚定人民群众拥护宪法和捍卫宪法的热情与决心,使守法意识随着国家宪法日的诞生而逐步融入每一个人民群众的基因之中。

国家宪法日设立的意义,在于唤醒广大公众参与依依法监督的意识。法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除了需要司法机关依法裁决、公平裁决、打击邪恶、弘扬正义,也需要广大公众的有序参与。只有公众提升了宪法敬畏感,时时拿起宪法公器,监督政府,督促政府,公权力才不得不在法制、宪法和规则的框架内活动,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