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速解工伤纠纷
“谢谢你们!原以为要打官司折腾很久,结果不到一周就解决了!”在鹤山市共和工业园综治中心的走廊里,受伤工人家属紧紧握住鹤山市人民法院鹤城人民法庭法官李文雄的手,声音哽咽。
旁边某建筑公司负责人也连连点头:“法院的调解既公道又贴心,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今后公司一定把安全管理抓到位!”
几天前,王大姐焦灼地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我丈夫在工地工作时不慎受伤,送到医院治疗还未苏醒,找建筑公司谈了两轮,他们就让我们先垫钱。”
鹤城法庭驻工业园“法官联络点”值班的李文雄接待了王大姐,了解事情原委后,他决定提前介入纠纷化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启“绿色通道”,当日立案、当日审查,联合综治中心、人社所、司法所等工作单位开展调解工作。
“大家心平气和慢慢说,伤者的伤情怎么样?”“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是否履行了安全管理职责?是否依法为工人购买了工伤保险?”驻点团队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受伤工人家属情绪,一边了解案涉建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梳理事发详情、查阅相关资料后,驻点法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以及同类司法实践案例,采用“背靠背”调解策略,向双方当事人详细阐释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及责任承担方式,耐心释法说理,让双方明晰自身的权利义务。
“你们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应向受伤工人承担赔偿责任。”法官向公司详细阐释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及责任承担方式。
“经调查,这名工人在受伤前确实存在未按公司要求规范进行安全生产的情况,但建筑公司的责任更大,仍应予以相应赔偿,具体赔偿金额大家可以一起商量商量。”与此同时,调解人员也向工人家属明确了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背靠背”谈了三轮,双方终于有所松动,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第五天上午,调解协议刚签完,建筑公司如约支付首期款项。
“法官一直和我们保持联络沟通,细致又周到,不用打官司就解决问题了,很省心!”双方当事人不约而同地向驻点团队竖起大拇指。
“安全事故不仅导致工人受伤,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今后要加强工人安全教育培训和施工现场监管,时刻牢记安全至上。”李文雄语重心长地提醒。
“我们一定吸取教训,把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建筑公司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鹤山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多元解纷,服务中欧合作”特色品牌,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深化“法庭+综治+N”联调模式,设立“法官联络点”入驻中欧合作区司法服务站,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园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性化解,为中欧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法官联络点”自实体化运营以来,提前介入调处园区劳动争议、涉企合同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1.5%。
附:-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