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细查“四风”隐形变异表现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创新监督方式
更新时间:2019-04-16 已浏览:495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佚名
深挖细查“四风”隐形变异表现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创新监督方式
针对“四风”出现的“新马甲”“隐身衣”,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创新监督方式,深挖细查“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种种表现,持续用力、不断提升整治效果。湖南省岳阳市创新监督方式,通过县与县交叉、市县之间交叉,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检查单位机关内部食堂和“一桌餐”、“既领车补又坐公车”等隐形变异问题,实行点穴打击、靶向治疗。
江西省近期印发《关于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列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细化量化的新举措,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全面查处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广东省纪委监委制定出台了《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措施》,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隐蔽性强、定性难等特点,采取建立投诉举报专区、纳入巡视巡察、加强日常监督等5项举措,破解“发现难”的问题。
北京市朝阳区认真总结规律,努力推进“联查一体化、数据共享化、研判自动化”工作机制,注重发现“四风”问题背后的规律,借助交通、国资、审计、税务等部门的力量一体化推进,提升发现和处置问题的精准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既通过常规途径公开举报电话,又注重借助科技与网络力量,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渠道,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山西、甘肃等地区在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开通“四风”随手拍,群众通过手机即可拍摄照片或录制影像上传,实现“一键举报”。
作风建设是持久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检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情况作为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创新机制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着力实现查纠“四风”常态化。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