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廉语·心中有戒方能抵腐有力

更新时间:2018-09-19 已浏览:734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佚名

 

清风廉语·心中有戒方能抵腐有力

共产党人心中的戒,是为官从政、干事创业必须坚守的理想信念、道德操守、党纪法规。为官处事,戒之在心。心中有戒,则行为有矩、抵腐有力。

     

纵观历史,那些清廉之官、勤能之吏,无不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很多百姓心中的清官,还留下了启迪后人的“官戒”。南宋官员真德秀,总结为官经验,写下政训:“律己以廉。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廉之吏。如蒙不洁,虽有它美,莫能自赎。”明代官员郭允礼,治政有为,为政清廉,深得群众爱戴。他任无极知县时写下官戒:“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被康熙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一生践行自己写下的官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他们一辈子为政以德、清廉勤勉,与他们心中有戒、心存敬畏是分不开的。

我们党的干部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有着严格的纪律约束,更应该做到心中有戒,更应该成为清正廉洁的时代楷模。一位县委书记曾写下《爱民十戒书》:“一戒敬民心不恭,高人一等难服众;二戒亲民喜作秀,哗众取宠骂不休;三戒察民太轻浮,民生百样皆辛苦;四戒利民位不正,劳民伤财结怨深……”党员干部如能守此十戒,不仅能一生平安,还能一世英名。那些被查被纠的贪腐官员,都是从心中无戒开始滑向深渊的。他们把不好用权的“方向盘”,系不好廉洁的“安全带”,念不好自律的“紧箍咒”。如此一来,就会滋生“被抓的总是少数”的侥幸心理,就会在“围猎”和“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从而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心中有戒,则不越规;心中无戒,则必逾矩。只有永远守戒,永葆操守,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亲与清的关系,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才能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文章来源:鹤山廉政网;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