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润南粤 | 冼夫人:推行仁政 不徇私情
更新时间:2020-10-29 已浏览:683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
廉润南粤 | 冼夫人:推行仁政 不徇私情

茂名滨海新区海丝遗迹——冼夫人铜像。刘武基 摄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冼夫人出生在高凉郡(今广东茂名电白)一个统领十余万户的南越俚族部落首领家庭。当时的中国动荡不安,年幼的冼夫人目睹战乱所带来的苦难与灾祸,从小就萌生了推动国家统一、增进民族融洽的愿望。
冼夫人虽贵为地位显赫的首领千金,却作风朴素、不爱穿金戴玉。她自幼聪慧,多谋善断,且亲近百姓、关心人民疾苦,年纪轻轻就能将俚人部众团结在身边。虽为女子,冼夫人却习得一身好武艺,尚未出阁时,已成为一名能行军布阵的青年女首领(参见《隋书·谯国夫人传》、清·崔翼周《诚敬夫人庙碑铭》)。
冼夫人崇尚儒家典籍中忠孝仁政等思想观念,并将其充分运用在治理实践中。南北朝时期,岭南偏远的俚、僚等族群聚居区仍保持着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史载“俗好相杀,多构仇怨”(《隋书·地理志》)。在此背景下,冼夫人以仁爱为施政原则,废除愚昧习俗,致力于消除部族之间的积怨与矛盾,自此“信义结于本乡”。
为了更好地促进汉越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梁朝大同初年(535),冼夫人接受罗州(今广东化州)刺史冯融的礼聘,与冯融之子、高凉太守冯宝结为夫妻,迈出南方越人与汉人融合的第一步。
冯氏一族,虽是北燕皇族之后,且累世任州郡长官,却因是外来汉人,得不到当地俚族的认同,致使朝廷政令难以在当地推行。而冼夫人与冯宝结为夫妻后,凭借自己既是越人首领又是汉人媳妇的身份,积极协助夫君推广朝廷法令、处理诉讼纷争、传播礼教文化。
秉公持正,是推行仁政的应有之义。哪怕是俚族首领犯法,冼夫人也一视同仁,依法惩办。她的兄长冼挺身为州刺史,倚仗权势,大肆侵略掠夺其他州县,岭表一带深受其苦。对此,冼夫人不徇私情,苦口婆心反复劝谏兄长,最终使冼挺转变态度,不再将个人私欲凌驾于法律权威之上,为各部族遵守法律作出榜样。此后,各郡怨声逐渐平息,政令得以有序实施,境内稳定安宁,冼夫人由此声名远扬,闻风归附者络绎不绝。(刊载于南方日报2020年10月15日副刊海风版面和南方+客户端平台,节选)
(来源:南方日报)
|
附: